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征基于全国十省(7)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供就近就便开展活动的社区活动场所仍不充分—24.9%的人表示所在社区没有供中小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其中,农村地区孩子

在社会环境方面,可供就近就便开展活动的社区活动场所仍不充分—24.9%的人表示所在社区没有供中小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其中,农村地区孩子表示没有这种场所的占到31.3%,高于乡镇、县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例(分别为21.7%、24.7%、24%)。而且,中学生对这些场所的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调查显示:经常去这些场所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不足四成(39.6%)。尤其是,对于普高生和职高/技校生而言,表示“从没有去过”的比例分别占到8.2%和9.6%。此外,从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看,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等现象的客观存在,各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经由互联网传播等,也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了严峻挑战。

表4:不同学龄段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初中生 普高生 职高/技校生辅导功课 54.3% 25% 26.3%行为习惯 91.8% 93.1% 86.1%兴趣爱好 57.8% 42.0% 47.2%道德品质 88.0% 89.7% 85.7%生产劳动 35.9% 27.6% 27.7%其他 1.6% 2.6% 2.8%

四、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1.尊重客观规律和时代特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需要紧扣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代特征,通过家校共育来切实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学校品德教育方面,要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做法,夯实学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课程的督导和评估,重点督导学校执行国家德育课程的落实情况和教学质量,可尝试建立教育体制内外结合的主体评估机制,提升评估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二是推进对德育课程的创新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在构建一体化德育课程结构基础上,设计课程实施的知行合一路径,促进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维统一,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要将品德教育细化,与《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结合起来,使德育教育更具操作性。比如,可以将“尊敬老师”细化为“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等具体要求,并教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要逐步推进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职教师的定期培训,推进对德育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和评价工作,提升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性和引领性。

在家庭品德教育方面,家长也要紧扣青少年形象思维发达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躬亲示范、以身作则或者有意识地树立先进榜样,引导子女习得各种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同时,也可以以反面人物、错误言行作为反面教材,使子女吸取有益的教训。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逐步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正确对待子女的成长成才,从而为中学生减负减压、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协调拓展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德育大环境

亟须打破封闭、分割式的教育界域,通过整合挖掘社会资源,形成横向贯通的德育合力,共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要明确政府在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中的统筹职责。尤其是在经费投入、监督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积极保障作用,推进其优质和均衡建设。二是引导和推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的组织和运营,丰富社会教育服务内涵并提升效能。三是加强青少年偶像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重要载体和抓手。引导广告、媒体和影视界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加强对当代青少年进取、阳刚、责任等青春偶像和示范人物的推荐、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和氛围。

3.运用综合手段,筑牢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堤坝”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开辟新渠道的同时,也为其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风险。一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保障网络空间安全。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行网络内容分类管理,设置净化网络信息插件,对未成年人不宜信息进行警示。发展未成年人专属网站,推广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浏览器、应用程序。加强网络游戏管理,加强出版前置审核,落实注册实名制。二要强化网络终端管理。规范学生对网络、手机等信息设备的使用。研制推广专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设备,预装保护软件,保证安全上网。强化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加强公益性上网服务设施建设,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及时清除“黑网吧”。三要加强青少年上网安全的监护和引导。积极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是非辨别能力与道德自律意识。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和高质量陪伴孩子,培育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qikandaodu/2021/0224/815.html



上一篇:你守护文化我们守护你我与当代电力文化
下一篇:清流相伴岁月静好我与当代电力文化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