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旅游》栏目设置[05/28]
- · 《当代旅游》刊物宗旨[05/28]
- · 《当代旅游》征稿要求[05/28]
- · 《当代旅游》投稿方式[05/28]
- · 《当代旅游》收稿方向[05/28]
跨领域经营亏损严重 控股集团流动性枯竭——当(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二)持有人会议第一次豁免 本文源自新世纪评级 ( 三)部分企业资金管理违法违规 二、发行人基本情况 当代科技业务扩张主要来自前期的大规模并购
(二)持有人会议第一次豁免
本文源自新世纪评级
(三)部分企业资金管理违法违规
二、发行人基本情况
当代科技业务扩张主要来自前期的大规模并购活动,但也带来了债务规模的上升。2015~2019年期间,当代科技在医药制造领域积极拓展产品品类,同时在文娱领域进入体育赛事转播行业,截至2019年末公司债务总额达到最高点的482.45亿元。2020年以来伴随当代明诚出表,公司债务规模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9月末为432.58亿元。
(三)短期偿债压力持续攀升
当代科技业务板块众多,但是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人福医药,其余非金融业务板块规模较小,近年来行业环境普遍较为低迷,对公司经营业绩形成较大拖累。在除医药主业之外的非金融业务板块中,旅游业务由于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营业收入下滑严重;房地产开发业务则受行业环境影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资金回笼压力较高;影视文化业务近年来连续大幅亏损,虽然经营主体当代明诚已于2021年6月剥离出表,但当代科技对其担保余额较高,2021年3月末为54.20亿元,仍存在较大的代偿压力。
(二)“子强母弱”问题加剧流动性恶化
4月22日,当代科技所发行定向工具“19汉当科PPN001”到期兑付违约,违约本息共6.45亿元。此后由于公司未能在10个工作日之内偿付违约本息,从而于5月10日客观触发“19汉当科MTN001”与“19汉当科MTN002”交叉违约条款。5月25日,“19汉当科MTN001”与“19汉当科MTN002”召开持有人会议,但并未通过中期票据的豁免议案。
(二)“子强母弱”的财务结构
从近年来现金流与融资情况来看,2020年受益于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当代科技筹资性现金流由上年的净流出0.86亿元转为净流入28.66亿元,但2021年以来公司在信用环境边际收紧的背景下融资环境呈现恶化迹象。2021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筹资性现金流分别净流出为6.93亿元、16.40亿元和17.87亿元。虽然当代科技积极处置资产、缩减对外投资规模,但仍未能缓解其资金平衡压力。
当代科技前身为1988年7月成立的民办集体所有制企业武汉市洪山当代生化技术研究所,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艾路明对公司直接持股4.52%,通过当代科技控股股东武汉当代乾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当代投资间接持股23.69%。
一、当代科技违约事件回顾
(一)杠杆式扩张程度较高
4月28日,公司债“17当代01”召开持有人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17当代01”兑付方式的议案,即债券兑付日及2022年度付息日展期至2023年5月2日,期间继续按6.8%的票面利率计息,展期支付的利息不计算孳息。
(四)公司债“17当代01”展期
近年来民营控股投资企业信用风险问题较为严重。 2021年以来,“海航系”、“泛海系”、“宝能系”、“雪松系”以及“当代系”等多家民营控股投资企业先后发生违约及信用风险事件,成为债券市场除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外主要的风险点。 近年来,各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民营企业纾困政策,但杠 杆 水平较高、债 务压力较大的民营控股投资企业从中获益有限,债务违约 、破产重整等事件 时 有发生。 总 体来看,已发生信用事件的民营控股投资企业普遍杠杆式扩张程度较高并且存在“子强母弱”的财务结构,部分企业资金管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其信用风险仍需持续关注。
在多起已发生的违约及信用风险事件中,控股投资企业对控股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存在规模不等的违规资金占用,包括关联方借款、关联方担保等。除直接的资金占用之外,部分控股投资企业热衷于收购持牌金融机构,如信托、资管、租赁、保险等。这些金融机构为控股股东对外扩张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但同时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部分案例中甚至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在“爆雷”后控股投资企业的信用风险蔓延为金融风险。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股东占用资金现象进行了持续打击,同时也逐步提高对金融机构关联方风险的管理力度,预计未来国内金融控股投资企业资金管理的违法违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有助于企业回归正常的业务发展路径,也将有助于缓释相关企业的信用风险。
三、违约原因分析
(一)股权关系
集团控股投资企业的优质资产集中于上市子公司,“子强母弱”特征较为普遍和严重。为了维持上市子公司的杠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控股投资集团体系内债务主要集中于母公司层面,同时要保证上市子公司日常管理的独立性,集团体系内货币资金很难进行归集。核心业务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不能掩盖非核心业务对集团企业财务状况的拖累。虽然从合并口径来看集团的EBITDA等财务指标较为稳健,但对母公司口径下真实的偿债能力帮助有限。当体系内部分业务经营状况恶化、形成严重拖累的时候,“子强母弱”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被放大。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2/0609/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