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在澳开启美丽中国之旅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活动海报(图片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线上活动以“美丽中国”为主题,围绕“黄河文化”“丝路文旅”“城市建设”“乡村振兴”“非遗减贫”等五个

活动海报(图片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线上活动以“美丽中国”为主题,围绕“黄河文化”“丝路文旅”“城市建设”“乡村振兴”“非遗减贫”等五个专题版块。为增强线上活动的吸引力,扩大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的影响,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悉尼中国文化中心针对当地民众特点和喜好需求,整合国内提供的数字资源,精选56个优秀短视频,撰写前言和五大专题导语,引导网友了解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一部署的全球品牌活动之一,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围绕新发展理念、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所蕴含的思想精髓,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当代中国创新发展成就、文化和旅游因素在中国式减贫中的重要作用等生动展现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世界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人民网悉尼9月7日电 9月6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当天,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在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云端”同步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文化周”线上活动,通过视频的镜头带领大家云游美丽中国,“云端”讲述当代中国的美好故事,向澳大利亚各界民众展示中国积淀厚重的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城市生活、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和灿烂多姿的社会新貌。

活动海报(图片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通过“2022中国旅游文化周”在“云端”的精彩呈现,澳大利亚民众将得以“云游”甘肃、河南、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黄河流域的优美风光和丰富资源,聆听“黄河故事”,感受黄河之美。踏上享誉中外的丝绸之路,领略陕西、宁夏、甘肃、 青海、新疆、西藏等丝路沿线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人类千年的文明积淀。畅览《城·事》系列短视频,聆听西安、温州、 恩施、洛阳、腾冲、文昌、西江、黑河、敦煌等九个中小城市的人文故事,跟随外籍主播走进中国城市实地探访,体验中国城市独有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情,感受兼具历史纵深和现代活力的城市新风貌。近距离探索中国乡村振兴,见证中国典型乡村今昔变化和发展成就,了解和理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幸福家园、让子孙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不懈努力。通过“非遗让生活更美好”——非遗减贫图片展和精彩视频,深入了解中国非遗减贫的生动实践和有益经验,感受中国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勃勃生机。

活动海报(图片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本文转自:人民网-澳大利亚频道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2/0909/2159.html



上一篇:脚踏实地才是当代青年实现价值的“良策”
下一篇:黄河文化月|《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