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当代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的在地性表达(4)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建筑在地性是建筑自建成起就具有的属性。一直以来,每一个优秀的建筑均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地域与时代的特征[1]。然而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联系紧

引言建筑在地性是建筑自建成起就具有的属性。一直以来,每一个优秀的建筑均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地域与时代的特征[1]。然而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联系紧密、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导致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壁垒逐渐被打破。这在某些方面是一件好事,其有助于地区之间的高效联系,然而差异性的缩小使得每个地区变得同质化,地域特点逐步消失,有的文脉甚至因为受到严重忽略而走向灭亡,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根”。反映到建筑领域,建筑在受到现代化进程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逐渐产生趋同化的现象,“国际式”的建筑和“千城一面”现象的不断出现,建筑在地性逐渐被“全球化”消磨殆尽[2]。城市交通枢纽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当代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如何在彰显现代化特征的同时摆脱同质化的风格,融入当地环境,重新找回本身所具有的在地性,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1 城市交通枢纽与地域性1.1 城市交通枢纽定义城市交通枢纽是城市或地区交通系统中核心的构成部分,是由机场、火车站、客运汽车站、港口等在内的复杂交通设施和建筑共同组成的群体[3],共同承担着该地区对外交通作业功能。随着社会生活与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功能也逐渐由单一的交通运输功能发展为兼具交通、聚集、扩散、引导、城市景观等功能的复合城市功能[4] 建筑在地性“在地”这一词语来源于英文“in-site”的翻译,原意为现场建造[5]。在建筑领域中,“在地性”被解释为建筑在环境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应根植于特定环境之中,与当地的文化、气候等一系列地域特征形成密切联系。总的来说,在地性是为应对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的,要解决的就是建筑与地区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将建筑扎根于当地“土壤”,在多方面因素相互制约与联系中寻求整体性的设计手段。此外,随着时代发展,在地性的内涵也发生一定的转变,在地性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传统,要保持地域的活力就要不断进行更新。在地性建筑不仅仅具有空间维度还具有时间维度,不是对“过去”简单机械地符号化再现,而是应对当下地域的环境条件以及社会资源的现实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反应,通过与当代条件的结合创造新的活力与地域价?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在地性表达意义首先,城市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不仅承担着交通转换的交通建筑功能,而且其大体量的形态在地区环境中具有更加突出的识别性,构筑了外来旅客对该地区最初的直观印象。其次,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具有高技术的特点,对于形态的构建更多地受到先进建筑技术、新颖结构及新型材料的支持。因而利用交通枢纽建筑形态进行在地性表达能够引导人们对于城市地方特色的感知,对外起到“城市名片”的作用,同时能将地区更抽象的地域元素发掘出来并通过技术进行现代化转译,体现建筑在地性的时代特征。2 当代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的在地性表达原则在当代,交通枢纽建筑形态的在地性强调将建筑放在特定地域环境中进行审视与思考,不同地区突出的地域特点不同,提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采用程式化和僵化的手段[6]。但从在地性表达的整体原则上看,无外乎要回应以下三个方面 适应自然环境城市交通枢纽建筑扎根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之中,而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有其特殊的气候、地形、资源等自然要素。因此在其建筑形态的在地性表达中,要强调每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以及资源条件并进行恰当回应和合理利用,形成对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灵活顺?彰显文化内涵每个地区拥有不同的历史文脉、风俗传统、宗教信仰,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底蕴是地区间产生差异的根本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地区不断繁荣的基石。同时,文脉的感知也是人们对城市形象感知的首要途径,形象的树立依赖于文化的充分表达。因此,城市交通枢纽形态的在地性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还要寻求建筑理念与地域本源文化的结合,回应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质 体现时代特征在地性与时代性从来不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特色的表现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表现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不能创造具有新鲜生命力的建筑。只有将时代性与地域特点相融合,从现代的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等方面重新审视地区特征并以现代建筑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创造出既满足时代需要,又充分体现在地特性的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3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的在地性表达方法3.1 建筑原型的提取与隐喻建筑原型是一种长期的经验积累,其内容不是个人的经验所成,而是集体经验的汇总,建筑原型不仅是对习俗、审美的反映,而且是对生活场景的体现,是历史在场所记忆中的投影。隐喻在建筑设计中指以形表意,以形是手段,表意是目的[7]。通过暗示与联想,间接地表现所蕴含的特质。在城市交通枢纽在地性表达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原型进行本质的分析与提取,而后对原型特质进行转换,以当代造型语言运用于交通枢纽的造型设计中,形成激发人们强烈归属感的场所精神,实现对传统建筑原型的现代化隐喻以及深层次表达。位于摩洛哥的盖尼特拉市高铁站通过隐喻的手法,以现代化的方式重现了摩洛哥传统建筑的风格(图1)。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上,以高强度的纤维混凝土为材料构建出800 余个三角形的混凝土框架,同时8 个形状不同的拱形门洞也强化了立面的动感(图2)。立面上的三角形图案隐喻出伊斯兰传统建筑的雕花木格窗的几何形式,并将这种花格窗形式扩大到城市尺度,使传统元素在城市环境中得以重新诠释。镂空外立面通透的效果不仅为室内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光影效果,更为高铁站内部的旅客营造出对外视野的框景效果(图3)。盖尼特拉市高铁站不仅体现了经济与技术的进步,更成为了摩洛哥传统文脉与当代世界融合的象征 文化标志的转译与表达文化标志是地区文脉的浓缩与象征,标志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以图像学的方式呈现同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文脉记忆,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因此对文化标志应用,也是城市交通枢纽在地性表达的一个让人引发共鸣的切入点。对标志的运用不是简单模仿与拼贴,而是与技术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分析,提取其中的“因子”进行转译,结合城市交通枢纽建筑的处理手法,形成建筑与文脉之间的关联,表达具有文脉意境的建筑在地形象。位于孟买的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2 号航站楼从屋面造型到内部空间以及细部的构件均借鉴了印度的文脉要素(图4)。传统纹样与纹理通过现代转译被精巧地融合在形态的各个方面。阳光透过镂空窗格的彩色玻璃在室内形成斑斓的光影色彩,搭配包裹着柱子与屋面的复杂花格镶板,让人联想到印度的文化符号——印度国鸟孔雀(图5)。该建筑以现代化的视角探索了文化符号运用的方式,在为孟买树立现代化、高技化形象的同时,体现了回应历史文化的在地性 自然要素的抽象与模仿除了人工物质元素外,某些地区独特的自然要素如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也成为地区的名片,反映出地域特征。如果用具象化的手法,将自然元素的外形直接应用于交通枢纽的建筑造型上,在某些方面确实直观地强化了地域特征,但是以当代的审美观念来看,这样的作品毫无美学价值。时代的发展带来技术与材料的创新,城市交通枢纽的建筑形态创作也得以运用更灵活的方式对地区特色的自然要素进行模仿,将自然要素的外部形态、色彩、肌理等特质进行抽象提炼,去除具象的“形”,保留抽象的“神”,用精炼的手法表现元素意向。图1 盖尼特拉市高铁站图2 三角形窗格与门洞图3 内部空间效果图4 铰接式的花格镶板图5 屋顶花格镶板与镂空窗格细部图6 桐庐站立面造型图7 内部空间图8 哈尔滨T3 航站楼鸟瞰图9 回应北方平原地形图10 星耀樟宜鸟瞰图11 室内花园与室内瀑布杭黄铁路桐庐站坐拥桐君与大奇两座名山并与富春江隔空相望,是范仲淹笔下的“钟灵毓秀之地”。在对其建筑外部形态的塑造上建筑师以一个灵动起伏的屋面形式,抽象地描绘出桐庐的山水神韵,形成兼具现代感与环境特色的建筑造型(图6)。此外,建筑师还将自然的山水风貌从外部引入到内部,正立面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实现自然景色的视觉渗透,室内顶界面流动的形态在三角形铝扣板的覆盖下宛如波光粼粼的水面,隐喻出波澜壮阔的富春江的自然意向(图7)。由MAD 事务所设计的哈尔滨机场T3 航站楼通过抽象化手法回应东北平原辽阔起伏、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五指廊的整体造型宛如一片飘落在平原大地之上的雪花,高反射的金属板材质也表现了雪花的晶莹剔透,与哈尔滨“冰城”的城市名片相契合(图8)。同时,层层叠叠的屋面形态以及动态的高低起伏象征着哈尔滨冰雪平原的连绵起伏。T3 航站楼在体现哈尔滨自然环境的在地性特色的同时,又以极富未来感的造型迎合了现代审美(?环境气候的呼应与融合在地性建筑创作其中的重要一方面是对地区环境气候的响应,伴随技术的进步,在地性建筑从被动顺应气候环境,发展到主动改造自然,再到利用技术充分融合与利用气候环境,创造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因此,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可以通过技术和材料的运用,基于地区气候的特殊性,以满足特定生态功能为目的对建筑形体、建筑表皮、细部构造等形态要素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实现与地域自然环境的同生共存。以萨夫迪事务所设计的“星耀樟宜”为例,作为新加坡樟宜机场全新的建筑核心,建筑师在设计时结合新加坡湿热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利用一体化的穹形玻璃界面将内外空间进行分隔,在其顶面设计下凹的圆形开口打造了连通内外的巨型室内瀑布,并以此为中心构建具有室内微气候调节功能的室内“森林花园”空间(图10、图11)。雨水汇集并形成瀑布倾泻到室内,吸收空间热量实现对环境的降温,而后经建筑内水循环系统的收集处理被二次利用。此外,建筑还结合绿色建筑技术手段塑造了可依据外部环境改变做出调节反馈的动态幕墙遮阳系统以及智能通风系统,为内部空间提供舒适的热湿环境。其“温室花园”式形态在实现对新加坡当地气候回应以及环境融合的同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契合“花园城市”的形象。结语在当代城市交通枢纽建筑设计中,对地区特色的把握愈发显示出重要意义。当代城市交通枢纽的形态创作可以从多方面实现在地性的表达,同时在表达的手法上,也不应仅仅是简单形式的仿效与复制,而应是更深层次的提取与表达。在全球化特质日益加深的当今时代,只有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积极主动地创新在地性的继承与表达方法,才能创作出既凸显新时代形象,又表现在地特质的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形态。图片来源:图1、图2、图3: n-stati图4、图5:图6、图7: gzhou-huangs图8、图9: -图10、图11: 参考文献:[1]梅竹. 基于建筑原真性的平凡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18-19.[2]刘维萍. 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2013:2-6.[3]黄窈蕙,战国会. 综合运输体系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内涵研究[J].综合运输,2018,40(05):52-57.[4]冯晓敏.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与邻接区协同规划控制指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10-11.[5]商学伟. 在地建筑观引导下的地方建筑设计策略探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9:9.[6]吴木生,安军,樊海强. 中小型航站楼的地域性设计探索——以嘉峪关、敦煌、庆阳航站楼为例[J].中外建筑,2016(06):55-58.[7]付春祥.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建筑造型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42.[8] Conti J P . Airport of the future [Transport Airport Design][J].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2015, 10(1):66-68.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qikandaodu/2020/1227/737.html



上一篇:当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陆儿童诗的多渠道传播研究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