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研究伍子胥,发掘苏州古城当代价值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史建华 核心观点 苏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拥抱变化,苏州要以伍子胥精神等姑苏文化为基底,发挥新技术平台的优势,形成古城新的产业空间和商业空间格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海

□史建华

核心观点

苏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拥抱变化,苏州要以伍子胥精神等姑苏文化为基底,发挥新技术平台的优势,形成古城新的产业空间和商业空间格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吸收优秀的新时代发展成果和精神,为苏州风味注入年轻活力与态度,激发姑苏再发展。

“纪念伍子胥研讨会”已在苏州连续举办了12年,每逢端午佳节,苏州人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来缅怀伍子胥,对于伍子胥本人的研究亦步履不停,这是苏州人的情怀与感恩之心。如何在新时代解读伍子胥,理解他与苏州古城、吴文化以及当代苏州生活的关系,对苏州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站在当下,回望历史,在梳理这座古城所有历程的同时,也在为新苏州的发展提供启示与选择时的方向感。

最近,“聚忆子胥当年史,共谋古城新辉煌——2020纪念伍子胥研讨会”在苏州双塔影园举办。会议围绕“纪念伍子胥—古城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题思路展开研讨,在纪念伍子胥的同时也为苏州古城保护和文旅发展建言献策。今天,我们应从深入解读伍子胥出发,由一个人延伸到一座城,集合多方视角与力量,用现代的语言和理论体系持续不断地研究挖掘伍子胥和苏州古城的当代价值,在地方历史与文化中寻找城市建设的灵魂,让苏州始终保持独有的文化身份,打造独属苏州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打出苏州优势,重拾江南文化主体的身份,继承发扬地方性文化价值的同时又有效推动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建构苏式生活风味。

重视伍子胥研究 保持城市独有文化身份

2500多年前,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了周长47里的阖闾大城,成为代代相传、家喻户晓的姑苏营造者,“胥门”“胥江”“胥口”“胥山”“胥弄”这些地方无不体现着伍子胥在这片土地的深刻影响。2500多年后,古城双棋盘的格局构造依然如初,吴地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这与古城营造时的科学选址、精心构筑不无关系。在当代,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愈发显著,地方性建筑和文化的衰落让故乡变得陌生,人们失去了乡愁,失去了故土依恋。多年来,城市建设专家学者一直都在呼吁,城市发展要有自己的灵魂。当前尤其要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带有地方标识的内容中去寻找,而苏州城市发展的灵魂,就要从古城营造者伍子胥说起,研究伍子胥即是重温一遍我们来时的路,在对历史的回望中启迪当下的行动。欧洲一些城市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着独有的风格与特色,苏州也要持续提炼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特色,让城市的文化构建保持特点,文明建设具有灵魂,让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独有的文化身份。

姑苏古城再出发 打造苏式生活新风味

1982年,苏州跻身全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成为吴地人民的历史使命。苏州政府对历史街区的开发和利用尤为审慎,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实践,姑苏古城保护和规划的成效相对全国其他城市也比较突出。典型如“一街一路”(山塘街、平江路),是古城保护更新的经典案例,得到市民认可和游客喜爱,并于学界被广泛调查研讨。但这还远远不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历史街区的居住和疏散也应互为表里。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不断优化保护,提升、丰富古城的使用功能,优化古城保护和规划策略,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和停留于历史文化街区,使古城焕发新活力,防止古城衰败。这就要求我们在古城保护发展的事业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引导民间力量有序参与古城的建设发展。

“一街一路”,如今已经是游客来苏的打卡地,但在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古城有限的承载量。当下,要发挥古城独一无二的场景,把它打造成生活型、体验式的旅游目的地。把2500多年的文脉整理出来、梳理出来,形成数据库,结合商业开发、高新技术,不断活化、升华,展现可感知的文明,让古城成为一座有温度的智慧城市,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下,从容享受苏式生活。在新苏州发展走向高速路的同时,老苏州的脚步也应轻快起来。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拥抱变化,苏州要以伍子胥精神等姑苏文化为基底,发挥新技术平台的优势,形成古城新的产业空间和商业空间格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吸收优秀的新时代发展成果和精神,为苏州风味注入年轻活力与态度,激发姑苏再发展。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zonghexinwen/2020/0721/390.html



上一篇:微博携手当代艺术家张洹开启洹洹西游创作之旅
下一篇:张驷:当代埙艺首创者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