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当代西方学者阶级划分观点及其评析(5)

来源:当代旅游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次,我们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眼前的阶段性变化和马克思阶级理论中个别论断的实践局限性而全盘否定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适用性和时代价值。正如习近

其次,我们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眼前的阶段性变化和马克思阶级理论中个别论断的实践局限性而全盘否定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适用性和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11]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动态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将马克思的阶级结构观点放在更加宽广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关系及其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由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并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分层取代原有的政治分层占主导地位,人们的经济地位分化十分突出,贫富差距迅速上升。再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中国的产业结构演变、职业结构剧变愈演愈烈,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阶级的新社会阶层。中国进入了阶级、阶层分化和阶级结构重塑的社会结构震荡期。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形截然不同的是,当前中国阶级不但没有消亡,而且是阶级的成长和定型时期。但是,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已经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仍然遭遇到困惑。比如,新时代中国无产阶级概念的界定问题,现阶段中国划分阶级的标准应该如何界定,农民工和新社会阶层的阶级属性如何确定?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为我国学者分析新时代阶级、阶层状况提供了有益借鉴。这就要求我国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增强理论的使命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适当借鉴西方学者关于阶级划分的新观点对我国阶级阶层新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阶级结构理论,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

[1] 赵学昌.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划分理论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13:112.

[2]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13,289-290.

[3] WEBER M.Class,Status Party[C]//Social :Westview Press Inc,1994:113-122.

[4] GIDDENS A.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75:107.

[5] GOLDTHORPE J H.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280.

[6] 张世鹏.当代西欧工人阶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30.

[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7.

[8] BOURDIEU P.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174,341-343.

[9] 何秉孟,姜辉.阶级结构与第三条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59.

[10] 〔希〕尼科斯·普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64.

[1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文章来源:《当代旅游》 网址: http://www.ddlyzz.cn/qikandaodu/2021/0417/1158.html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波户籍制度差异探略

当代旅游投稿 | 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版面费 | 当代旅游论文发表 | 当代旅游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旅游》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